海南人将老乡称为suukee

English คนไทย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

海南自贸港零关税清单,怎么看,怎么干!

[复制链接]
查看20432 | 回复0 | 昨天 16:1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海南全岛封关的靴子终于快要落地了。财政部、海关总署、税务总局三部门联合甩出一份《进口征税商品目录》,2323项商品被列入“征税黑名单”,6637项商品则进入“零关税”红利池。数字很扎眼,企业很兴奋,但必须提醒一句:别只盯着数字看,要看数字背后的国家战略才能找到分享政策红利的方向

两个核心数字的政策内涵

先说2323项征税商品。小麦粉65%的关税、冻牛肉12%、荔枝30%……这些数字背后,是国家对粮食安全、产业保护、健康管控的三条红线。

老胡觉得,这恰恰体现了中国政策的成熟——开放不是“一放了之”,而是有底线的开放。该保护的必须保护,该发展的必须发展,这才是大国治理的辩证法。

再说6637项零关税商品。化妆品、医疗器械、游艇、私人飞机……这些商品不仅免关税,连13%的增值税、最高40%的消费税也一并免了。

算了一笔账:一瓶1000元的精华液,内地要交392元的税,海南直接清零。这不是简单的“便宜”,而是国家在用税收杠杆,给海南、给中国企业、给中国消费者,送来一份“制度红包”。

国家到底想干什么?

老胡总结了“三个一”

一盘大棋。海南不是香港,也不是新加坡,它是中国特色唯一的自贸港。国家给海南的零关税政策,不是想让海南变成“避税天堂”,而是想让它成为中国连接世界的“超级接口”。6637项零关税商品,就是接口上的“高频通道”。

一把钥匙。这把钥匙开的是中国产业升级的大门。比如高端医疗器械,国家允许零关税进口,但你要有本事在海南落地转化,变成康复中心、变成“康复+旅居”套餐,这才是本事。觉得,国家这是在倒逼中国企业:别只会“搬箱子”,要学会“造箱子”。

一块试验田。 2323项征税商品,就是试验田的“围栏”。国家把最敏感的农产品、最脆弱的产业、最特殊的商品保护起来,剩下的6637项,放手让海南去折腾。老胡认为,这是中国式的“渐进式改革”——先划清边界,再逐步扩大开放。稳,才是中国政策的最大智慧。

企业该怎么

老胡有三句话

第一句别碰红线,别踩雷区。2323项征税商品,国家已经说得明明白白,谁碰谁吃亏。真心奉劝一句:别拿国家战略当儿戏。

第二句,别只会“薅羊毛”,要学会“造羊毛”。零关税不是让你倒卖化妆品赚差价,而是让你把海南变成“美妆产业高地”。进口护肤品+椰子成分,能不能搞出“海南限定款”?老胡觉得,这才是本事。

第三句别把海南当“跳板”,要把它当“主场”。 很多企业想的是:先把货零关税运到海南,再想办法“曲线”进内地。重重提醒一句:国家不是傻子,监管不是纸糊的。与其琢磨“钻空子”,不如琢磨怎么在海南把产业做起来。

海南封关,不是简单的“政策红利”,而是国家在给中国企业、中国消费者、中国未来,送上一份“制度信心”。2323项征税商品,是国家在说:“我们保护好自己的底线。”6637项零关税商品,是国家在说:“我们敢于拥抱世界。”

长话短说,免税清单发布,显示自贸港政策的真正魅力——既有底线,又有远见;既能保护,又能开放。那些在6637项清单里找到机会的企业,那些在2323项红线外找到空间的企业,才是这一轮海南自贸港的真正赢家。全文完

关注海南自贸港,务必看热点、看透痛点、看清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免费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13

主题

0

回帖

49

积分

新手上路

积分
4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