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南人将老乡称为suukee

English คนไทย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

法律周汇 | 国内外专家学者为海南自贸港知识产权保护建言献策

[复制链接]
查看22910 | 回复0 | 昨天 13:2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点击蓝字,关注我们



椰风海韵,智慧汇聚。10月17日,2025海南自由贸易港法律周两场专题交流会在海口接连举行,国内外知识产权领域的专家学者、司法实务界代表齐聚一堂,围绕“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创新”与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”两大主题展开深入研讨,为海南自贸港建设高水平知识产权保护体系、推动文化传承与产业创新融合建言献策。





强化新领域新产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



首场交流会围绕“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创新”展开,现场座无虚席,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原副院长陈锦川的发言引发热烈反响。他开门见山:“海南自贸港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新高地,封关运作后将面临更多涉外知识产权纠纷和新型产业案件,司法保护必须走在前列。”

他建议,应建立与种业、深海、航天、医疗等自贸港特色产业相匹配的专业审判庭或合议庭,实现“精审快判”。“我们必须探索跨境司法协作新路径,特别是在跨境证据提取、文书送达、外国法查明等方面形成机制化安排。”陈锦川强调。

“知识产权保护,既要‘严保护’,也要‘巧保护’。”陈锦川进一步阐释,“在生物医药、人工智能等‘未来产业’,初期应加大保护力度,激励源头创新;对于传统优势产业,则需注重保护模式的适应性,通过司法引导促进产业升级。”



这一观点得到了海南自由贸易港知识产权法院院长苏志辉的呼应。他在介绍法院建设成果时说,海南自由贸易港知识产权法院切实加大对南繁种业、深海开发、航天科技、绿色环保、数字经济等新领域新产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。“截至目前已受理涉专利、技术秘密、植物新品种、计算机软件等技术类案件1986件,标的额5.6亿元。”苏志辉说。



面对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带来的挑战,法律如何回应?海南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郑鹏以游戏《黑神话:悟空》、电影《花木兰》等为例,剖析了AI时代著作权中“人身权保护缺失”与“权利界定模糊”的难题。



“你用AI写的一部小说、用AI创作的一幅画,著作权属于你吗?是否受到法律的保护?”新加坡翁磊律师事务所常务董事、管理合伙人翁磊对比了美国、欧洲、日本等地在AI生成内容权利归属上的法律探索,认为现行版权法很难跟上AI技术迅猛发展的步伐,尤其在生成内容的原创性认定与权利归属上存在法律空白。



山西省知识产权服务协会会长阴春霞则带来“他山之石”。“山西在知识产权服务标准化、政企协同保护等方面积累了可复制经验。”她建议海南制定新兴领域法规、加强法规协同配套,与其他省市及“一带一路”合作伙伴建立协作机制与平台,应对跨区域侵权,维护企业国内外权益。

以知识产权筑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屏障



随后的第二场交流会,将目光投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。



“海口骑楼老街是国内保留规模最大、保存最完好的骑楼建筑群之一,是海口城市的重要发源地。”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教授魏晓阳说,“它不仅是砖瓦木石,更是海口人共同的文化记忆。”她表示,非遗赋能品牌带来巨大的知识产权机遇,呼吁通过知识产权手段,让非遗在现代化进程中不失本色、不失灵魂。



全国政协委员、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继焦则认为,海南非遗丰富多彩,展现了海南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历史底蕴,但目前挖掘和开放程度仍显不足,建议海南加大开发利用不同类型的文化遗产,促进文化遗产与旅游产业发展的双向赋能,推动海南自贸港的经济和文化发展。



“黎族的原始纹样、苗族的银饰工艺,琼剧的语音韵律、椰雕的自然意象……这些都是活着的文化和流动的历史,将海南文化艺术进行现代化转化并与国际市场对接,是一个复杂但必要的过程。”香港仲裁师协会前会长邝志强从涉外法律服务角度,提出建立“360度全链条保护框架”,既要明确传承人与保护单位的权利边界,也要搭建跨境协作平台,助力海南非遗“走出去”。



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学院教授陶乾指出,当前非遗转化面临缺乏高效许可与利益分配机制、法律保护标准模糊等法律困境,她建议海南结合本区域的非遗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特色化立法,对跨地域跨民族的非遗项目,应加强非遗转化与保护方面的区域性协调。作为补充,还应分别制定民俗文化资料、传统工艺产品、传统医药等的保护办法,出台非遗建档细则、非遗行政处罚实施办法等管理规定。



“海南非遗保护需适应新技术,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。”海南省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委员张天书提出,自贸港可借助技术优势,搭建“AI+非遗”知识产权保护平台,助力打造“智汇非遗”品牌。通过区块链存证、智能合约授权与数字水印溯源,实现非遗数据的确权、流通与收益分配闭环。让海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。



黎锦旗袍秀



两场交流会,一场侧重“前沿科技”,一场回溯“文化根脉”,二者交织出海南知识产权保护未来发展的立体图景。正如一位与会专家所言:“知识产权保护不仅是法律问题,更是发展问题、文化问题。”海南正以开放包容的姿态、法治创新的精神,在知识产权保护的高地上筑巢引凤,在非遗传承的土壤中播种未来。



海南省律师协会投稿通道:

hnla030@126.com





点击分享



点赞



在看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免费注册

×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免费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58

主题

0

回帖

184

积分

注册会员

积分
18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