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南人将老乡称为suukee

English คนไทย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

文昌海豹“阿侬”调查报告

[复制链接]
查看31238 | 回复0 | 昨天 18:2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文昌海豹“阿侬”

调查报告

1 调查说明

自2024年5月,一只海豹(后命名“阿侬”)意外出现在海南文昌市东郊镇海域。渔民为其取名“阿侬”(海南话中长辈对晚辈的亲昵称呼),因渔民经常投喂,海豹逐渐适应当地环境,并在当地长期停留。自海豹出现在该海域后,生活在当地的居民,开始在各社交媒体分享,随着内容的发酵,在网友、媒体的多方报道下,“阿侬”已成为当地网红。但随着"阿侬"的走红,大量游客的涌入,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。

为了解实际情况并提供科学保护建议,我协会于2025年9月1日前往东郊镇海域开展了本次调查,旨在评估现状、分析问题并提出保护建议,确保人与动物和谐共存。



(9月1日调查图:被围观的“阿侬”)

2现场情况概述

2.1海豹基本情况

首次发现:2023年(据直播海南报道)

活动规律:出没区域于文昌市东郊镇渔港附近,通常在渔船捕鱼返回靠岸时段出现在潮间带向渔民讨要吃食,其他时段会不定期上岸休息或躲在海里。

物种判断:目前说法比较多的是“斑海豹”。据网友爆料图片,早期时海豹身上有明显的斑块,这也是判断为斑海豹的主要原因。但随着换毛,目前海豹全身均已变为黑色。近期,海洋专家王敏幹教授等人认为,它更可能是一只夏威夷僧海豹。该海豹的具体物种需进一步的权威专家鉴定。

身体状况:在体态方面,早期主要是渔民对海豹进行投喂,投喂量有限,其体态基本没有明显变化,近期随着大量游客涌入、投喂量增加,目前或已超过“百斤”。此外,海豹全身变黑,引发网友认为其已患有皮肤病,对其身体健康存在质疑。



(网络/社交媒体)

2.2周边环境

海豹活动区域为渔船靠港码头周边区域。此处海滩,分布有海洋垃圾,尤其是渔业垃圾。



(9月1日调查图:周边环境)

码头上有一个简易的鱼市,随着“阿侬”带来的人流量,以鱼市为中心周边衍生多个流动摊位,向前来观豹的居民、游客,售卖小吃、饮品。



(9月1日调查图:流动摊位)

2.3人类活动影响

2.3.1负面影响



(9月1日调查图:等待的人群)

据现场观察与咨询村民发现,每天有上百名游客和居民前来等待观看海豹。观豹人员组成包括周边居民和专程前来的外地游客,甚至出现了"带看"服务。大部分前来观豹的人员,都是出于喜爱和好奇前来观看,但行为控制不足:

1.近距离接触:众多游客挤进去试图触摸海豹,寻求亲密接触;



(网络/社交媒体)

2.声音干扰:在海豹出现时大声呼喊“阿侬”以吸引其注意力;



(9月1日调查图:蜂拥而上的人群)

3.投喂行为:除渔民投喂新鲜小鱼外,有当地居民组织游客进行投喂,也有游客自发进行投喂;



(网络/社交媒体)

4.夜观:手电筒照射;



(网络/社交媒体)

5.携宠物:携带宠物近距离与海豹接触;



(网络/社交媒体)

2.3.2正面影响

当地居民长期以来的陪伴,导致他们本身就成为海豹保护者。在发现了这位迷路的“小朋友”后,亲昵起名“阿侬”。部分当地居民在游客观豹期间,劝导游客“不要大声叫喊”、“后退,让它上岸”。用最朴素的行动,日夜守护,劝退众多好奇的打扰。这份源自民间的、自发的守护,是“阿侬”能安心停留至今最坚实的依靠。但是个人力量有限,在上百人规模的人群当中,发挥不出太大的作用。

近期,文昌市农业农村局在海滩边设立了警示牌,提醒游客文明观豹。





(9月1日调查图:温馨提示牌)

3.  网络信息

3.1网友关注的问题

对相关内容检索,目前网友友讨论比较多的问题如下:

1. 斑海豹全身变黑,有网友质疑身体状况,是否生病;

2.海南的气候是否适合海豹生存,是否需要让其回归族群;

3.人类活动干预海豹生存,希望政府出面做一些制止,或设立宣传牌提醒(举例烟台海豹湾的提示);







(网络/社交媒体)

3.2不文明行为

2025年8月4日某网友在小红书平台爆出:一位游客拉扯海豹,强行与海豹“握手””的情况,引发网友热议。



(网络/社交媒体)

8月6日,网友在小红书爆出自己发现的问题,例如:“游客在用手电筒照海豹、大喊大叫、踢踹海豹等”。



(网络/社交媒体)

3.3媒体报道

8月31日,大量外地媒体进行了报道,使信息进一步扩散,全国网友开始关注。



(网络/社交媒体)

9月1日,有关媒体一篇专题报道中提及海豹所处的具体位置。此前多位博主发布信息时曝光“阿侬”位置,被网友留言提醒。



(网络/社交媒体)

4.  问题总结归纳

4.1海豹健康状况与生存适应性

物种鉴定存疑:专家意见不一,初步推测可能为斑海豹(国家一级保护动物)或极度濒危的夏威夷僧海豹,亟需DNA鉴定确认。这直接关系到其生存需求和保护策略。

健康风险突出:体重超标:因大量投喂,体重已超百斤,肥胖可能影响其灵活性与健康。体色变化:全身变黑引发公众对其患有皮肤病的担忧。

热带环境适应性:海豹(尤其是斑海豹或夏威夷僧海豹)通常生活在温带或寒温带海域,其能否长期适应海南热带气候存疑。

4.2人类活动干扰与安全风险

过度近距离接触:游客追逐、抚摸、拍照,甚至强行“握手”,易造成海豹应激及安全风险(如咬伤)。

不规范的投喂行为:投喂量过大、食物种类不一(含非天然或不适食物),导致海豹饮食不规律、肥胖及健康隐患。长期投喂使其丧失自然捕食能力,产生依赖。

声音与光干扰:游客大声呼喊、夜间用手电筒照射,干扰其正常休息和行为模式。

携带宠物接触:增加疾病交叉传播风险。

4.3管理措施与公众教育不足

保护措施薄弱:现有警示牌和居民自发劝导效果有限,缺乏物理隔离、游客限流、专业监测等系统管理方案。

信息公布争议:媒体公布具体位置恐吸引更多游客,加剧干扰。

公众科学认知缺乏:游客和部分居民对如何正确与野生动物相处、投喂危害等缺乏了解,现有宣传教育不足。

4.4长期生存与归属不确定性

关于海豹是否应被转移至更合适环境(如专业保护机构)或尝试野化放归存在讨论,但目前缺乏权威评估和决策。

4.5网络舆论与潜在舆情风险

负面事件易引发舆情:若海豹健康恶化、发生伤人或不慎死亡等事件,易引发重大舆情危机。

全国性关注与监督:事件已引发全国多地媒体和网友关注,对管理响应提出更高要求。



影像征集

镜头里的





守护“阿侬”,邀您提供关键影像线索!

“阿侬”从哪里来?最早出现的时间?如何更好地保护它?

为助力专家和有关部门追踪“阿侬”的来历并制定科学保护方案,现面向全社会征集您所拍摄到的影像素材。您提供的每一份资料都至关重要!

如果您曾用镜头记录过“阿侬”的身影,无论是照片还是视频,都可能成为解开它身世之谜的关键线索。

1、内容要求:

素材需清晰包含“阿侬”的实体,尤其是其身体斑纹、头部特征、鳍肢等关键部位的特写尤为珍贵。

2、画质要求:

视频或照片请尽可能清晰、稳定(避免严重抖动模糊)。视频建议为高清(1080p)或以上分辨率。

3、信息要求:

请务必准确注明 :

①拍摄时间(精确到日)

②具体地点(尽可能详细)



请将相关素材发送到指定邮箱:hn@broc.org.cn,邮件主题统一命名为“守护阿侬”。请附上作者姓名、联系方式,以便后续联系。

感谢您的每一次记录与分享,让我们共同为守护“阿侬”贡献一份力量,一起来续写“阿侬”的故事吧!





感谢

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环境基金小额赠款计划

世界自然基金会、德国国际合作机构、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

宋庆龄基金会、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、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

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、深圳市一个地球自然基金会、劲草同行计划

福特汽车环保奖、阿拉善SEE自贸岛项目中心、阿拉善SEE齐鲁项目中心等

对蓝丝带提供支持

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免费注册

×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免费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18

主题

0

回帖

64

积分

注册会员

积分
64